針對疫情期間青少年可能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心理專家為青少年及家長朋友提出專業(yè)的心理疏導方案,,助力青少年及家長朋友以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一,、面對過載的疫情訊息,敏感的青少年如何調(diào)整心態(tài)?
很多青少年表示,,自己無法看網(wǎng)上的疫情訊息,常感到害怕,、手足無措,甚至出現(xiàn)手心出汗,、呼吸困難的狀況,。對于青少年的這類身體反應,心理專家解釋道,當人遇到重大的危機的事件時,個人會啟動原始的戰(zhàn)斗或逃跑的心理應對機制,。在這種模式下,人們會有一系列的心身反應,尤其是敏感的青少年,比如出現(xiàn)緊張、焦慮情緒,反應能力增強,,危機信息敏感性增強,。大家應當理解,人們產(chǎn)生適度焦慮等情緒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性的,是一種正常的適應狀態(tài),,并不是一種嚴重心理障礙,。
面對過載的訊息,心理專家建議青少年從以下幾方面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從而恢復到一種適度的狀態(tài)。
1.正確的認識病毒知識,人們生活中時刻都有各種病毒的存在,,我們應當正確地掌握個人防護,,做到減少外出、不聚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積極應對就可以,不必過于緊張地反復檢查與懷疑。
⒉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認識到適度的焦慮,、緊張是更加有利于大家積極的面對病毒,,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3.應該認識自媒體環(huán)境對個人焦慮情緒推波助瀾的作用?,F(xiàn)如今,隨著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各類社交媒體的巨大發(fā)展,人們獲取的信息更加多元,、快速,、龐雜且重復。當危機事件來臨時,人們更容易被巨大的信息量所淹沒,,個人處于緊張恐慌之中,。建議大家減少無關(guān)信息的獲取,關(guān)注國家官方媒體即可。減少拿起手機獲取信息的頻率,沒有緊要的事情盡可能長時間不拿起手機,,當你控制不住想拿手機獲取信息時,,建議可以通過想象的方式,在頭腦中想一遍,你將要做的拿起手機,刷取信息的動作和獲取信息的感受,減少實際行為,將有助于緩解你的焦慮情緒,。
4.可以通過正念冥想訓練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緩解焦慮情緒,。例如:認真地整理自己的物品,看喜歡的書,畫一幅畫,練字等各種方式來調(diào)整自己。
5.還可以與好朋友,、家人,、同事等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分享此時的感受,獲取更多社會的支持。
6.切忌睡的過多,飲食過飽,造成軀體的不適感,建議青少年規(guī)律作息,合理飲食,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
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我們也常常收到家長朋友的留言:“孩子學習落下怎么辦?”“孩子不自覺管不住自己怎么辦?”等等。從留言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家長朋友們的焦慮,因此心理專家呼吁家長,幫助孩子疏導情緒,首先應讓自己平靜下來,。
“家長應當首先調(diào)整自身的情緒狀態(tài),尤其對于即將參加中考或高考的家長,,不應過度焦慮緊張,對孩子傳達過多壓力,。”我們常把父母比喻成大樹,為孩子遮風避雨,其實父母還應像漏斗一樣,把外界出現(xiàn)的較大的緊張壓力事件,以適當?shù)姆绞胶蛷姸葌鬟f給孩子,而不應當是一個放大器,把外界的焦慮恐慌,加倍地釋放給孩子,孩子自我發(fā)展不成熟,難以過濾掉不必要的的情緒,,更加容易焦慮緊張,影響學習狀態(tài),。
家長可從這些方面入手,幫助孩子以平穩(wěn)的心態(tài)學習,、生活,。
1.孩子出現(xiàn)緊張焦慮情緒影響學習時,父母應當給予足夠支持與安慰,認可孩子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合理性,在給予適當?shù)囊龑?/span>,而不是簡單去訓斥孩子,。
2.家長還應當引導孩子合理作息,規(guī)律生活,。不要過多地指責、訓斥孩子的不良行為,。
三,、正確引導是關(guān)鍵
家長和學校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以正確的引導:
1.家長和學校首先關(guān)注的應是孩子身體健康,尤其關(guān)注身體有無發(fā)熱等呼吸道癥狀,有問題時應當及時就醫(yī)。如果排除器質(zhì)性問題產(chǎn)生的不適,父母及學校應給與孩子足夠的解釋和安慰,必要時開展心理輔導,幫助孩子恢復學習生活,。
⒉孩子們的學業(yè)壓力可能會較重,存在考試焦慮等情緒問題,家長和學校不能貿(mào)然批評,、指責孩子學習不積極,態(tài)度不端正等,應先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與感受,然后相應引導孩子將焦慮緊張的情緒落實到有效的學習行動上來,。
3.病毒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較嚴重的影響,,其中也蘊藏著深刻的機遇和經(jīng)驗。大家將更加重視個人衛(wèi)生習慣,更加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和更尊重科學知識,。家長和學校應引導孩子樹立偉大抱負,,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實現(xiàn)人生自我的價值。